行业信息

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

发布时间 :

2021-12-15

点击:146

一、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二、定义及分类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如液体罐(糖蜜罐、鱼油罐、豆油罐、液体氯化胆碱、柴(汽)油罐等)、混合机、干燥机、冷却器、熟化器、分配器、压缩空气缓冲罐、烟道、锅炉汽包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蓄水池、地下刮板机地沟等;(三)地上有限空间:如烘干塔、主料(玉米)圆筒仓、辅料(豆粕)圆筒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一)检测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然后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检测人员应通过培训具备检测知识和能力。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危害评估和控制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工厂安全员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在具有特殊危害的场合,工厂安全员应组织现场作业负责部门制订安全作业方案,再报经工厂厂长批准后执行。

(三)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四)防护设备

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可靠的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五)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需要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一)作业审批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必须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流程如下:

(1)确定需要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后,作业人员代表向安全员领取并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签字后向安全员进行作业申请。

(2)安全员收到“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后,在作业前应联合作业现场负责人按照“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的具体要求检查现场并逐项验证。若发现不符合作业条件时,应责令整改。

(3)经安全员与作业现场负责人签批后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还应由厂长进行批准签署。批准后,正本由作业人员保存备查,副本保存在安全员处。

(4)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15分钟内,安全员与作业人员应对其作业条件再次检查确认。如作业条件比较原审批时的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应按上述要求重新办理作业审批手续。

(5)作业涉及动火、高空等危险作业或动力设备清理/维修拉闸、挂牌上锁制度时,按饲料生产线相应制度执行并办理相应的作业申请。 

(二)培训

工厂安全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三)现场监督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1)作业现场负责人职责: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2)作业人员职责: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

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监护者职责:应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四)应急救援

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制定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五)作业结束确认

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确保其有限空间内未留下安全隐患,作业现场负责人对现场安全和作业结束时间予以签字确认。

(六)审批权限规定节假日或夜间,若厂长、安全员或作业现场负责人不在工厂时,可由值班主管或厂长授权人员替代上述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与监督。


上一篇:( 化工厂人员定位系统提升智能管理水平)      下一篇:( 工厂安全事故的背后,人员定位系统有多重要? )